无法在桂子山见面的日子里,我们与你相约在此,真诚相约每一天。 这里是华广之声桂子山夜话特别节目,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王怡雪、 金静雅,疫情心连心,我们以声音相约,以心灵相融,难熬的日子里,有我们陪着你。
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席卷了全国,而随着疫情的爆发,各种病毒源头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受舆论瞩目的当属蝙蝠,这种生活环境其实与人类相距甚远的生物,又一次因为携带的致命病毒而曝光在世人的眼中。对其憎恶有之,惧怕有之,好奇也有之,但面对陌生的蝙蝠,面对针对蝙蝠大众出现的一些声音,我们还是应该先倾听专家的意见。
此次请到的是新莆京游戏大厅官方入口的罗金红教授,研究蝙蝠已经有十余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罗老师对蝙蝠的认识与意见。
01
此次新冠肺炎的发生,将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这一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陌生的角色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请问您是怎样看待蝙蝠在这场疫情当中扮演的角色呢?
罗金红老师:
在本次疫情期间,蝙蝠应该是最火的野生动物了。关于蝙蝠在这场疫情中的角色,我觉得比较恰当的是:蝙蝠没能成为蝙蝠侠,而是变成了“背锅侠”。
12月底、1月初网络上开始流传“武汉出现不明肺炎”的消息,也有人说不明肺炎其实就是SARS回来了,自然隐藏在人们内心多年的恐惧也就被唤醒了。由于蝙蝠和SARS间有关联,出于对SARS的恐惧,人们开始恐惧蝙蝠。介绍蝙蝠与病毒关系的博文也-下子冒了出来。
讨论蝙蝠和病毒间的关系本身不是问题,但是问题是很多的博文缺少科学性,片面解读或者过度解读相关的研究数据,而这些博文也正是大众了解蝙蝠主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对蝙蝠的恐惧开始在大众中传播开来。
疫情爆发后不久,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被公布了,研究者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把不同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蝙蝠进行比对。紧接着,舟山的蝙蝠、云南的蝙蝠、菊头蝠、人吃蝙蝠等词汇开始高频出现。
但是,哪怕是到了今天,即使有数十篇研究论文把蝙蝠和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关联,我们也并没有证据说新型冠状病毒是蝙蝠传染给人类的,我们知道的是,新型冠状病毒可能起源于蝙蝠,因为虫菊头蝠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基因组序列上的相似度高达96.2%。
但是,在一些媒体报道这项研究的时候,结论变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来自蝙蝠”。虽然只是换了一个词,把“起源”换成了“来自”,含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石正丽老师团队的研究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蝙蝠和新型冠状病毒间的关系,但是媒体和大众却误解为:蝙蝠会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蝙蝠会让人感染新冠肺炎。这么大的误解估计连石正丽老师都没有预料到。在3月22号的腾讯课堂里,石老师专门对他们的结论进行了解读:“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跨物种感染人,并快速进化到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蝙蝠的冠状病毒不等于新型冠状病毒。
0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络上谈蝠色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自媒体发布了捕杀蝙蝠的言论,您是怎样看待呢?
罗金红老师:
我对“捕杀蝙蝠”的提议感到遗憾。
除了该提议以外,疫情期间也多次出现了干扰越冬蝙蝠的现象。这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担心的事。所以早在1月7号,我们就和武汉大学、武汉病毒所等7个蝙蝠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并联名发布了介绍蝙蝠价值的科普文章,期望能够避免干扰、捕杀蝙蝠这样不理智的行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提议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不仅是我国,世界上多个国家在应对动物源传染病的时候都会选择灭杀这个手段,但是效果往往不佳,甚至会适得其反。我个人的观点是,灭杀蝙蝠不可取。
03
虽然由于蝙蝠携带着的病毒让不少人谈蝠色变,但其实它是给人类带来很多健康的启示的野生动物,那老师您觉得我们大部分普通群体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合理预防与规避蝙蝠等多病菌携带动物并与之相处呢?
罗金红老师:
这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从本科三年级就一直研究蝙蝠,接触蝙蝠有10多年了。我想说的是:蝙蝠并没有很多媒体中报道的那么可怕,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谈蝠色变。
但是我同意很多同事的观点:非蝙蝠研究人员,请不要主动去接触蝙蝠,不要抓捕蝙蝠,不要干扰蝙蝠,不要破坏蝙蝠的栖息地。
如果蝙蝠碰巧飞进了你的家中,开门或者开窗,它们自己就会离开;如果你的家中的某个角落被蝙蝠用作了栖息地,请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让专业人士来处理;如果黄昏时刻你在室外发现了飞行的蝙蝠,你什么也不需要做,因为蝙蝠与你接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请记住,蝙蝠不会主动攻击你。相反,驱赶蝙蝠等行为会让蝙蝠紧张,从而增加蝙蝠和我们直接接触的概率。如果你被蝙蝠意外咬伤了,请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其实这些都是常识性知识,不仅适用于蝙蝠,也适用于绝大多数野生动物。
04
最后我们还想请您介绍一下, 您研究或了解到的应该如何正确利用对于蝙蝠研究,构建有益于人类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
罗金红老师:
蝙蝠是我们了解最少,最容易被误解的动物之一。 虽然蝙蝠在地球上生存繁衍有6千万年之久了,我们对蝙蝠系统性的科学研究才80多年。
从服务人类研发科技的角度来讲,蝙蝠的声呐系统是雷达研发最重要的参考之一,蝙蝠独特的飞行能力启发着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蝙蝠大脑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人工智能的效仿对象,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套优秀的信息处理算法,就叫蝙蝠算法。我们实验室也主要围绕着回声定位和飞行从事蝙蝠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
当然,蝙蝠也是长寿明星,是最长寿的哺乳动物之一;蝙蝠还有独特的免疫系统,清华大学最近在抗病毒药物领域的突破则正是基于对蝙蝠免疫系统的研究。
蝙蝠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许多关键的角色:它们控制农林害虫、传播种子、授粉等等。有研究指出,仅仅是害虫防治方面,每年蝙蝠对北美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高达37亿美元。我国拥有140余种蝙蝠,物种数量是北美的3倍还多,那么我国的蝙蝠又价值几何呢?
访谈嘉宾:生科院蝙蝠课题组罗金红教授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Ornithology和Munich University联合培养生物学专业,博士。获得2016人类前沿科学博士后长期奖学金。曾就职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新莆京游戏大厅官方入口教授。
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福气”、“长寿”、“吉祥”的象征,因为与“福”字同音,所以在古代的许多建筑、服饰等上面都出现了蝠纹,其中以“五福临门”最为常见。
而随着迈入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了蝙蝠的神秘感,一些人类的猎奇与口腹的欲望释放出了病毒,但这却并不是随意抹杀一种生物的理由,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它们共同维持着生态的平衡。敬畏自然,敬畏这本属于自然的世界,人类在自然的历史书上,也不过只是蜉蝣于天地。
总有一个地方,是你心中第二个家乡,总有一个地方,是你熟悉记忆下惦念的远方。我们以声音相约此刻,盼桂子花开时,“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真诚相约每一天”。感谢大家收听今晚的桂子山夜话,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 李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