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家华
五一假期的一个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五号楼前来了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客人,说熟悉是因为他在桂子山已经工作生活了30多年,熟悉这里的一瓦一砾;说陌生是由于他正在接受癌症化疗,残酷的病魔将他折磨得憔悴不堪、判若两人。而他却未经允许,从医院“越狱”而来,这一切只缘于他钟情桂子山的一草一木。他就是桂子山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新莆京游戏大厅官方入口植物学综合实验室实验员蒙建忠。
蒙建忠在庐山带野外实习
爱岗——病魔缠身不忘本职
2015年1月,蒙建忠老师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罹患重症,情况也不容乐观。经过与医院协商,蒙老师确定了自己的治疗方案,很快接受了手术,在接下来短短几十天内,还要持续17个疗程的化疗。
病魔没有摧垮蒙老师的意志,在治疗期间,生科院的师生们相继前去探望,他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却仍然谈笑风生。
“这种事情,来了也没办法,乐观点就好了!”蒙老师边说边给大家介绍插在他身上的各种管子,甚至“饶有兴致”地数落身上的刀口,把大伙都逗乐了。
4月中下旬,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对于生科院的师生而言,这正是进行植物学实验课程材料采集的黄金时间。植物学实验课是生科院的特色,可是这堂课的教学却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它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甚至提前几个月去准备实验材料,而蒙建忠老师已经从事并钟爱这项工作30余年。
蒙老师住进了医院,生科院的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就成了一个难题——年轻的实验员们都没有蒙老师那样丰富的经验,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植物学实验课的备课和教学,而春季恰好是准备实验材料的黄金季节,如果春季不准备好材料,下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就当学院一筹莫展的时候,4月中下旬的一天,趁着化疗的间隙,蒙老师拖着虚弱的身躯,悄然出现在武汉周边那些生长茂密的植物丛中,再次开始了新一轮实验材料的采集。
他的身躯不再矫健,可是手法依然熟练高效,态度依然一丝不苟——他却不知道这一幕让路过的生科师生无意间瞄去,更不知道他的这一举止让生科师生充满了感动。
敬业——坚守岗位三十年如一日
谈到蒙老师,生科院的实验员队伍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为人开朗健谈,做事情认真负责。
植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很复杂的实验课程,拿课前的准备阶段来说,蒙老师需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特点有很深的了解,并能按照实验要求准备材料,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材料处理、试剂配置,反复进行预实验,最终筛选得出合适的实验方案。有时候,为了保证实验效果,蒙老师要在课前1、2天到野外采集实验材料,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
蒙老师对此乐此不疲。
生科院一楼的植物学综合实验室就像他的第二个家,一到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授课周期,生科院的师生就看到他穿梭在实验室的各个角落,实验材料堆砌的满满当当,蒙老师见人就喜欢对他手头的工作介绍个不停,脸上充满了期待和热情。
蒙建忠是生科院实验系列的技师,1985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华师,他的父亲是老一辈的植物分类专家,他子承父业,边学习边工作,承担起植物学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弹指挥间,已经入行三十年。
蒙建忠(右)在实验室配药,左为副校长蔡红生
奉献——我是生科院的一份子
蒙老师患病住院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引起了学院的重视,领导、实验员同事以及各办公室、课题组的老师们纷纷送去关心和鼓励,盼望着他早日康复。
作为生科院的老员工,蒙老师把自己风华正茂的三十年奉献给了学院,在几年前的一次评先评优大会上,蒙老师曾真诚地自我评价:“我的家人都数落我,你是一心只知道扑在工作上,甚至私车都用成公车了!”
蒙老师对学院有一种很深的情节——他身上被烙下了深刻的生科人精神印记。在多个场合,蒙老师都表达了对学院的感恩之情,“我是生科人,是学院的一份子”。
蒙建忠老师爱岗敬业的事迹是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科精神的真实写照。他患病期间不忘本职工作的事迹更令生科人为之振奋和感动,他是全院师生的优秀榜样和骄傲。
生科院院长邱保胜评价:“生科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心齐,凝聚力强,每个老师考虑得更多的是单位发展。在学院内,每个人的分工有区别,但爱岗敬业的心是相通的。蒙老师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尽管身患重病,但心里一直牵挂着下学期的植物学实验。他从心底里热爱他的工作,热爱他生科院这个大家庭,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毎个人学习。”
悠悠桂子山,百年师大情。蒙建忠老师的岗位是平凡的,与他一道,桂子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一生,正是这无数劳动者的默默奉献,桂子山上才有今日的桃李天下、绿树长阴。
(全文转载自华大在线:http://www.ccnu.com.cn/jujiao/renwu/teacher/2015/0506/12735.html)